About “Intertidal Zone Art Monitoring Station – Annual Project for 2005” ...

展覽日期:2005.4.16~5.29

展覽地點:高雄市立美術館

策展人:盧明德、許淑真、張新丕

指導單位:高雄市政府文化局、高雄市立美術館

主辦單位:屏東縣米倉藝術家社區協會

協辦單位:英國文化協會、英國a.a.s.- art Group

贊助單位: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

學術與技術協力: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收留中心、高雄師範大學旗山斷層監測實驗室

參展藝術家:
反演化偵測小組:張新丕、裴家騏
生態向性偵測小組:盧明德、薛保瑕、洪素珍、郭挹芬、林鴻文、宋國城
歐亞板塊偵測小組:許淑真、蕭聖健、李鳳如、史都華.泰德〈StuartTait〉、安娜.班洛克〈Ana Benlloc〉、大衞.米勒〈David Miller〉

《策展論述》

文/許淑真(策展人)

當代藝術,尤其是打著前衛口號的當代藝術,常被認為是衝撞現有支配系統的藝術型態:抗議的叛逆姿態、風格媒材的創新、與傳統的距離、以及展現的新鮮感,似乎成為當代藝術的圭皋,所以發展出強烈以藝術家為中心軸線的思考方式,也一直是我們所熟悉的創作樣貌。所以在台灣,我們可以觀察的到藝術生產的核心,也一直在藝術家的自我表現上停滯,雖然是從對立的狀態開始,但漸漸的他們也懂得如何被承認,如經由進入權威美術館的次數,參加藝術節的多寡,以及主流藝術體制的認可等,這個架構像個當代藝術製造機,循著展示、詮釋、出版、認證的輸送帶,一件一件的被製造出來。


所以擴充至藝術界之外的"普世議題",一直是台灣當代藝術較為缺席的角色,因為它不夠特別也不易發揚藝術家專屬的獨特觀點,而"結盟與合作"亦是藝術家較疏於用來處理藝術創作的手法,因為他們不願自廢武功,去貼近不同的思考邏輯與範疇,也不願讓焦點散在非藝術家自身以外的場域。但什麼是當代藝術的本質?什麼樣的人、什麼樣的價值可以來界定它?當藝術家所處的年代一直的更迭不定,藝術創作所要面對的轉換與更動到底是什麼,是上面所描繪的定律?還是它必須循著社會脈動去發展出更貼近時代的可能?


潮間帶:一個變動不定的交互場域

於是面對一個需要重新思考的藝術場域,我們考慮如何讓它重新發生?對藝術和藝術家的重新定義,是否將會對這個孤立的藝術生態,重新召喚回它的生命力?而策展與藝術創作的改變,如何產製出一個新的藝術現象?而這些所有變化的辯證關係,如何使它變成是一個具創造性的十字路口。於是一群結合台灣/英國當代藝術家、野生動物保育與地質科學家合作的展演活動,「潮間帶藝術偵測站-2005年年度計畫」於焉產生,這個計畫試圖在藝術潮間帶中,發現了「觀念越界」、「角色越界」以及「合夥關係」的重新組構方法,並試圖結合跨文化與跨學科的藝術事件,豐富國內較為單一的藝術樣貌。
潮間帶(Intertidal Zone)一詞在這次的展演中,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,它原本在自然生態界指的是那塊海洋與陸地、淡水與海水的交界地,但也反映在台灣這個海拔將近四千公尺的蕞爾小島上。五百萬年前在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互相推擠下,所形成的這個相當年輕的陸塊,它擁有豐富的氣候型態與多樣性甚高的生態環境,變動性極大的台灣與潮間帶一樣孕育了令人驚歎的繁茂生物種類,而這些也一樣反映在台灣的多元文化歷史上。


生物味的組成步驟與弱聯繫的力量

於是我們試圖借喻生態界的自然現象,也帶入其中的觀念與主題,第一個就是我們參展藝術家的組成,這裡我們利用「組成步驟」和「弱聯繫」的力量來達成,演譯自新的生物學研究方法—「組成步驟」是這次組合的方法。相較於傳統生物學的分析分解法,這是以一種人為的方式所構成生命現象的一門學問,與傳統生物學走著相反的路徑,這個利用不同的生命要素所產生共生關係的實驗,會闡明要素的特質是會隨著周圍其他要素與整體的交互作用而改變,而並非只是本身所特有。也就是不以觀察、分類、總結藝術現象的策展方式,而以組合後發酵的創作模式,來成為展演事件的重要精神,所以我們讓藝術結合了跨學科與跨文化合作關係的策略。
而這樣的發展我們設定在一個有關科學、社會、環境與文化的藝術計畫,所以除了著眼在不同學科思潮的介入之外,還強調合夥關係的參與,以及重視在交流及回應的狀態上,並試圖以"弱"聯繫的力量(設定在台灣藝術圈之外的合作,避免彼此族群成員的重複性太高),連結出更為寬廣的關係網絡,也更為擴充詮釋的範疇。這不同的組成互動所突顯出的特性,會形成新的豐富系統,就如同複系學(complex system science)(註一)所闡明的一樣,在秩序與渾沌間,遊走於系統邊緣所表現出來的「生物味」,意思就是說有結構但難以預期,但溝通與謀合的合作概念所發酵出的未知狀態,是繁衍藝術(生物)的重要契點,也是展演過程中的重要概念。


巧扮科學家的藝術實踐

於是當代藝術家(當然包括其中的科學家),他們必須結合不同的科學/藝術領域,不管就觀點或是做事的方式,而這樣的藝術執行,也常如科學研究的發現探索,但又全非科學的研究方式與再現,他們略帶「武斷」和「任性」的使用科學方法論,經由自己的藝術語彙,專注於想要強化的腐蝕價值系統,並修整重建這個過程與結果,仿若是「科學-藝術-烏托邦」複合體的供應者。
在他們諸多的藝術實踐中,這些有點科學又不太科學的方式,卻希望相當精準的聚焦在我們文化的裂口,一個藝術在社會語境上的辯論;就像是在美術館,這個它自己會喚起出非常文化的神殿,是這些藝術家,試圖想要讓人們去發現連結在人類與動物、環境、文化之間,一個個逃脫不掉的問題,重點不再聚焦於什麼是藝術,而是在這個極度制式化與聖堂化的空間裡,他們像個業餘的科學家,企圖面對現有的生存環境,說出關懷生命的藝術宣言。


美術館中的科學與它的虛構

而這樣的作品進入到美術館,不同以往環境藝術中藝術作品置入自然,這些計畫改變了科學研究,也改變了藝術展覽,不管是運用了何種媒材(媒體),它們讓美術館成為實驗場域,是帶有分析味的美術館,而作品則含有科學與它的虛構。
而這些有特性的操作,科學觀念的攝取以及不同學科的介入,讓我們可以看到藝術家不尋常的創作型態,在他們的藝術實踐中,並形成一種弱連結的擴張力量,這種試圖重新創造出新的藝術經驗,是反飭在台灣科學長期被藝術歷史邊緣化的疲累,也將喚醒我們對藝術許多被遺忘的多樣性經驗。
這樣的藝術作品,雖然帶有藝術家自身的語彙,但散發出的語言是多樣的,就像面對當下環境生態的議題:不管是在創作中嘗試從非人類物種來思考及想像與人的共生關係;收集對地形的斷層監測數據,以及泥火山收錄音像之數位共振;或是紀錄腦部分析事情的經驗,探索人和科技間的異同及互動關係的結果…,我們不難看到藝術家觀照了環境生態在極度探勘和殖民地化後,所伴隨而來的喪失與毀滅;以及不可視的訊息化下的數位生態,如何左右我們對世界的感知。它是深具多作者論的折衷主義(Multiauthored Eclecticism),它也是一個眾多雙體的複合…,個體與群體、藝術與科學、帝國主義與自然主義、自然與文化。事實上,也必然的…,它們展現出這個狀態,以及一個逃脫不掉的連結,這個藝術複合體揭示了問題,也讓答案在不同的情境與氛圍中尋找可能。


社會生態環境決定發展中的藝術易位

於是展演的本身重點不在美學制度的標準,而是進入到藝術家成分、觀眾成份以及面對藝術態度的改變,這個改變是為了提醒藝術的自主性、藝術品的至高無上、觀眾只是旁觀者等等對藝術的習慣性看法,並不是我們面對藝術的唯一方式。帶入觀念的本身和思考中的態度,在合作中激起的火花,是我們這次展演的隱形策略,因為合夥創作可以發現問題,並可避免一般解決問題的慣性,堅持進入到生活與藝術的交界地去探索,並從發生問題之後的處境中產生回饋,並再加以發展下一個進程。
當然我們也在這次的展演過程中,發現許多可以再發展的空間,以及可調整的角度。例如,如何從科學理論和單一科學家或單一國外藝術團體的合作,進展到社區共同體的交互實踐,如何利用工作的型態而非藝術的切入方式,從社會、環境、生態或社區的內部去發現問題,以及通過更多的對話過程、交互作用和共同研究,進入社會性脈動中的複雜面與不穩定的狀態。這種徹底的關懷,藝術家們可以抓住他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,企圖在生活和他們生存的問題之中,進入到擴大創作視野的謀略。
無邊界的創作意及有關無止境的創作,這裡要提及的過程是依恃著社區、文化、社會和生態的動態發展,呈現一種相互滲透和不被時間影響的狀態。從開放態度到活生生的經驗,這種無功利主義的行為,它朝向一個新的藝術生態的美學,而過程是永遠需要…,並歡迎"他人"的溝通與參與。


註一:複系學(complex system science)研究的是複雜系統的科學,這裡的複雜蘊含了「繁複多樣」與「組織連結」的特性,這些系統都帶有一些共同的特色,就是它們變異無常的活動過程,呈現出捉摸不定的秩序。


本文轉載自《潮間帶藝術偵測站﹣2005年年度計畫》展覽專刊。